我们在组装电脑的时候肯定是需要考虑到显卡性能,如果电脑配置中的显卡性能不行,那么电脑肯定玩不了大型游戏。可能一些新电脑用户对显卡一点也不了解,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电脑显卡的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显卡简介
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 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ATI)和Nvidia(英伟达)两家。
一些常规显卡图赏
二、显卡工作原理
数据(data)一旦离开CPU,必须通过4个步骤,最后才会到达显示屏:
(1)从总线(bus)进入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将CPU送来的数据送到北桥(主桥)再送到GPU(图形处理器)里面进行处理。
(2)从 video chipset(显卡芯片组)进入video RAM(显存):将芯片处理完的数据送到显存。
(3)从显存进入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 RAM DAC,随机读写存储数—模转换器):从显存读取出数据再送到RAM DAC进行数据转换的工作(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
(4)从DAC 进入显示器 (Monitor):将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
三、显卡主要参数
(1) GPU
GPU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几何转换和光照处理),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GPU的生产主要由nVidia与ATI两家厂商生产。
显示芯片(芯片厂商、芯片型号、制造工艺、核心代号、核心频率、SP单元、渲染管线、版本级别)。
(2)显存
显存是显示内存的简称。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将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以前的显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市面上的显卡大部分采用的是GDDR3显存,现在最新的显卡则采用了性能更为出色的GDDR4或GDDR5显存。显存主要由传统的内存制造商提供,比如三星、现代、Kingston等。 显卡上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SDR、DDR SDRAM(双倍数据速率)、DDR SGRAM(专业级别)、DDR2.GDDR2.DDR3.GDDR3.GDDR4.GDDR5。 显卡内存(显存类型、显存容量、显存带宽(显存频率×显存位宽÷8)、显存速度、显存颗粒、最高分辨率、显存时钟周期、显存封装)
(3)显卡BLOS
显卡BIOS主要用于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有显示卡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等信息。打开计算机时,通过显示BIOS 内的一段控制程序,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屏幕上。早期显示BIOS 是固化在ROM 中的,不可以修改,而多数显示卡则采用了大容量的EPROM,即所谓的Flash BIOS,可以通过专用的程序进行改写或升级。
(4)显卡PCB板
就是显卡的电路板,它把显卡上的其它部件连接起来。功能类似主板。显卡PCB板(PCB层数、显卡接口、输出接口、散热装置)
四、显卡分类
(1)集成显卡
集成显卡是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都做在主板上,与主板融为一体;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有单独的,但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桥芯片中;一些主板集成的显卡也在主板上单独安装了显存,但其容量较小,集成显卡的显示效果与处理性能相对较弱,不能对显卡进行硬件升级,但可以通过CMOS调节频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实现软件升级来挖掘显示芯片的潜能。
优点:功耗低、发热量小、部分集成显卡的性能已经可以媲美入门级的独立显卡,所以不用花费额外的资金购买显卡。
缺点:不能换新显卡,要说必须换,就只能和主板,CPU一次性的换。
(2)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是指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单独做在一块电路板上,自成一体而作为一块独立的板卡存在,它需占用主板的扩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 优点:单独安装有显存,一般不占用系统内存,在技术上也较集成显卡先进得多,比集成显卡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性能,容易进行显卡的硬件升级。 缺点:系统功耗有所加大,发热量也较大,需额外花费购买显卡的资金。
五、双卡技术
SLI和CrossFire分别是Nvidia和ATI两家的双卡或多卡互连工作组模式。其本质是差不多的。只是叫法不同SLI Scan Line Interlace(扫描线交错)技术是3dfx公司应用于Voodoo 上的技术,它通过把2块Voodoo卡用SLI线物理连接起来,工作的时候一块Voodoo卡负责渲染屏幕奇数行扫描,另一块负责渲染偶数行扫描,从而达到将两块显卡“连接”在一起获得“双倍”的性能。
CrossFire,中文名交叉火力,简称交火,是ATI的一款多重GPU技术,可让多张显示卡同时在一部电脑上并排使用,增加运算效能,与NVIDIA的SLI技术竞争。CrossFire技术于2005年6月1日,在Computex Taipei 2005正式发布,比SLI迟一年。从首度公开截至2009年,CrossFire经过了一次修订。
六、显示芯片
常见的生产显示芯片的厂商:Intel、AMD、nVidia、VIA(S3)、SIS、Matrox、3D Labs。
Intel、VIA(S3)、SIS 主要生产集成芯片。
ATI、nVidia 以独立芯片为主,是市场上的主流。
Matrox、3D Labs 则主要面向专业图形市场。
N卡:
GTX高端/性能级显卡GTX590 GTX580 GTX480 GTX295 GTX470 GTX285 GTX280 GTX460 GTX275 GTX260+ GTX260 GTS代表主流产品线GTS450 GTS250(9800GTX+ ) GT代表入门产品线GT120 GT130 GT140 GT200 GT220 GT240。
G低端入门产品G100 G110 G210 G310(9300GS 9400GT ) 。
七、显卡生产厂家
显卡业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各类品牌名目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牌子,仅供参考:蓝宝石 、华硕、迪兰恒进、丽台、索泰、讯景、技嘉、映众 、微星、艾尔莎、富士康、捷波、磐正 、映泰 、耕升、旌宇、影驰 、铭瑄、翔升、盈通 、祺祥、七彩虹、斯巴达克、双敏、精雷、昂达 JCG、金辰光。
其中蓝宝石、华硕是在自主研发方面做的不错的品牌,蓝宝石只做A卡,华硕的A卡和N卡都是核心合作伙伴,相对于七彩虹这类的通路品牌来说,拥有自主研发的厂商在做工方面和特色技术上会更出色一些,而通路显卡的价格则要便宜一些(注:七彩虹、双敏、盈通、铭瑄和昂达都由同一个厂家代工,所以差别只在显卡贴纸和包装而已,大家选购时需要注意),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像华硕的“为游戏而生”,七彩虹的“游戏显卡专家”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关于电脑显卡的知识
显卡是什么?
显卡又称为视频加速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等。它是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作用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来的的影象数据处理成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最后由显示器呈现在我们眼前。
显卡的分类?
显卡主要分为三类:
1.集显(集成显卡):功耗低、价格低、但是性能一般,适合办公、轻度娱乐,快被淘汰了;
2.核显(核心显卡):性能较好,低功耗,一般用于轻薄笔记本;
3.独显(独立显卡):性能高、价格高、功耗高,方便升级替换,适合大型游戏,专业剪辑、建模等。
公版显卡和非公版显卡
公版显卡:公版显卡就是显卡厂家AMD(超威半导体)或NVIDIA(英伟达)官方售卖的显卡。
非公版显卡:非公版显卡就是各大品牌厂家在AMD或NAVIDIA的显卡的基础上,自己组装拼凑生产的显卡。
注意:我们常见的显卡其实就是非公版显卡,但要知道,优秀的非公版显卡的性能比公版的更好
AMD与NVIDIA
AMD(A卡): RX、5、80
RX:前缀,三代之前前缀又分为R9(高端),R7(中端),R5、R3(低端),再往前追溯就是远古时期的HD了。
5:表示第五代,这个数字越大越好。
80:表示性能等级,RX580性能高于RX570,RX570性能高于RX550,这个数据也是越大越好。
还有一个后缀,X表示完整核心,GE BOOST,XT PRO表示加强版,D表示核心阉割。
NVIDIA(英伟达):GTX、10、80、Ti
GTX:表示是英伟达的一个系列名称,全称叫GeForce GTX,GTX定位高端显卡系列,排名从低到高是GS/GT/GTX/RTX。
10:表示是第10代显卡,这个数字肯定是越大越好,类似于CPU。
80:表示性能的高低,这个数字非常重要!通常1-4定位为同系里的低端、5-6为中端、789为高端。
Ti:表示显卡的后缀,代表是加强版的意思,同型号带TI的要比不带Ti的性能更强。
A卡的优势在于性能比更高,在同价位上性能是强于N卡的,缺点就是功耗略高,用户没有N卡多,对游戏厂商关系没有N卡友好,驱动也没有N卡稳定。
GDDR是Graphics 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为显存的一种,GDDR是为了设计高端显卡而特别设计的高性能DDR存储器规格,其有专属的工作频率、时钟频率、电压,因此与市面上标准的DDR存储器有所差异,与普通DDR内存不同且不能共用。一般它比主内存中使用的普通DDR存储器时钟频率更高,发热量更小,所以更适合搭配高端显示芯片。
当应用程序越来越多要进行3D显示及演算时,频繁地读取在显卡中的SDRAM或SGRAM保存的连续画面图像数据的速度开始不能满足需求,人们研发了GDDR,它是为了代替旧式显存的不足而出现。开始时第一代GDDR只是普通DDR的稍微改进版,但也比旧式显存要快的多。
进入GDDR时代的显存家族一共有五兄弟,分别是GDDR、GDDR2、GDDR3、GDDR4和GDDR5。GDDR显存已在市场被淘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显存主要有GDDR2、GDDR3、GDDR4、GDDR5几种类型的产品。
GDDR2显存,目前多被低端显卡产品采用,采用BGA(Ball Grid ArrayPackage)封装,显存的速度从3.7ns到2ns不等,最高默认频率从500MHz~1000MHz,但明显不如GDDR3显存。其单颗颗粒位宽为16bit,组成128bit的规格需要8颗。
GDDR3显存是专门为图形处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内存,同样采用BGA封装技术,其单颗颗粒位宽为32bit,8颗颗粒即可组成256bit/512MB的显存位宽及容量。显存速度在2.5ns(800MHz)~0.8ns(2500MHz)间。相比GDDR2,GDDR3具备低功耗、高频率和单颗容量大三大优点,使得GDDR3目前为主流显卡产品广泛采用。
GDDR4和GDDR3基本技术一样,GDDR4单颗显存颗粒可实现64bit位宽64MB容量,也就是说只需4颗显存芯片就能够实现256bit位宽和256MB容量,8颗更可轻松实现512bit位宽512MB容量。目前GDDR4显存颗粒的速度集中在0.7ns~0.9ns之间,但GDDR4显存时序过长,同频率的GDDR3显存在性能上要领先于采用GDDR4显存的产品,并且GDDR4显存并没有因为电压更低而解决高功耗、高发热的问题,这导致GDDR4对GDDR3缺乏竞争力,逐渐被淘汰了。
相对于GDDR3、GDDR4而言,GDDR5显存拥有诸多技术优势,还具备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功耗、更高的性能。如果搭配同数量、同显存位宽的显存颗粒,GDDR5显存颗粒提供的总带宽是GDDR3的3倍以上。由于GDDR5显存可实现比目前主流的128bit或256bit显存更高的位宽,也就意味着采用GDDR5显存的显卡会有更大的灵活性,性能亦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目前主流的高端显卡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GDDR5显存。
作为电脑硬件的一部分,显卡在电脑运行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显卡的温度是影响显卡稳定性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了解显卡温度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如何监控和控制显卡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显卡温度的相关知识点
显卡温度是指显卡芯片的工作温度。显卡芯片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显卡本身的散热性能、机箱内部的通风情况、显卡负载等。显卡温度一般会在显卡负载较高时上升,如果显卡温度过高,会导致显卡性能下降、稳定性降低,甚至会导致显卡损坏。
如何监控显卡温度
为了保护显卡,我们需要监控显卡的温度。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软件来监控显卡温度,如GPU-Z、MSIAfterburner等。这些软件可以实时显示显卡的温度、负载、风扇转速等参数,方便我们随时了解显卡的工作状态。
显卡正常温度
显卡正常温度是指显卡在正常工作负载下的温度范围。一般来说,显卡的温度在60℃到80℃之间是比较正常的。当显卡温度超过80℃时,需要考虑采取措施来降低显卡温度,如增加机箱风扇、更换散热器等。
如何控制显卡温度
为了保持显卡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显卡温度。首先,我们可以增加机箱风扇或更换更高效的散热器来提高散热性能。其次,我们可以减少显卡负载,如关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或游戏,降低显卡的运行负荷。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来控制显卡的风扇转速,以提高散热效果。
随着电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改进,那些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丰富多彩的图文展现在显示屏幕上,这一切都归功于显卡。现在的显卡大多为图形加速卡,分为三类:二维、三维、二维+三维。主流的是2d+3d。
一、显卡的组成
1、gpu:显卡芯片集。也称加速引擎和图形处理器。芯片集通过数据传输宽度来划分,目前多为64位或128位。还有更高的256位。
2、显存:显卡拥有自己的显示内存。目前常用的有64mb、128mb、256mb之分。显卡的gpu和显存减少了cpu处理图形函数的时间及系统内存的占用空间,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整体性能。所以我们买显卡时常提到的某某型号显卡是“64兆128位”的就是指显存的大小和gpu的带宽。
3、bios:和主板一样,显卡也有bios,且目前主流的显卡bios采用eeprom芯片,可以在特定条件下重新修改升级。
4、显卡接口:
常用的有两种:
标准的vga显卡只有vga接口,用来连接显示器。还有一种显卡带tv输出口,用来连接电视的s端子,达到电脑和电视同步显示的目的。
5、插槽(金手指部分):显卡插槽经历了isa插槽、pci插槽到目前主流的agp插槽,以及满足专业显卡的agp pro 插槽。isa插槽的速度较慢,目前即使存在也早该进博物馆了。pci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时钟频率为33.3mb/66mhz,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33mb/s,但pci总线接口的显卡在3d图形处理上整体存在不足。比如就速度而言,3d纹理数据速度需要200mb/s以上,pci望尘莫及。agp已成为标准加速图形端口。agp 1x已经将传输速度从133mb/s提高到了266mb/s,agp 2x提高到了532mb/s。我们现在买的显卡基本上都是agp 4x或agp 8x。
二、显卡的分类
显卡的分类一般是以gpu一次性处理并传输的数据位数和gpu的型号来分的。位数的分类前面gpu中已提及,下面看gpu型号的分类,常用显卡gpu主要由nvidia和ati公司生产,其常见型号如下:
nvidia:tnt
tnt2
geforce256(tnt3)
geforce2
geforce4
fx系列
在tnt到gf4中又分四个版本:
mx 精简版
gts标准版
ultra 强化版
prooem标准版
现在常用的是gf4或fx系列。
ati:镭系列
randeon 9550
randeon 9600
randeon 9600 pro
目前ati生产的最高端的就是9600 pro
三、主板集成显卡
芯片gpu等都集成在主板上,此类显卡的gpu只是中低端产品,无显存,共享内存。不适合大型图像处理,好外是节约成本。
现在的集成显卡主板有带agp插槽和不带agp插槽之分,如果你考虑到以后装独立显卡升级的话,选购时要注意买带agp的,带agp的插上显卡后,该主板一般会自动屏蔽集成显卡,即使不自动也可手动屏蔽,而使用好的独立显卡。
显卡一般分六种:
第一种是ISA显卡,现在已没没有了,所以不具体展开讲了。简言一句吧,这个时代经过的人都知道,那时4兆小小的72线内存条条要1200元。
第二种是PCI显卡,就是插在白色插曹的显卡,现在还有,但由于速度等原因也基本上不用了,所以也不具体展开讲了。从ISA到PCI到AGP到PCIE无论什么时代,PCI白条条一直没断过,看来这种插曹的寿命是最长的。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卡(只要能叫卡的东西)全插在PCI上!此时的VOODOO雄霸天下。
第三种是AGP2X显卡,就是棕色插曹的显卡,在N卡中TNT级别的显卡就是AGP2X的,N卡可是显卡业的老大呀,老二是A卡,现在除了N和A之外在家用卡范围内基本没有牌子了。这时以VOODOO为首的显卡成战国时代。乌毒的历史经历了1/2/3/4代。
第四种是AGP4X显卡,也是棕色插曹的显卡,这可以说是最好的通用性的显卡了,因为它可以用在任何主板上。当然现在也基本上不用了。但仍然被一些人民币不太多的DIYER使用着。TNT2可以说是4X的典型产品。N卡平着TNT系列站到了显卡老大的位置。
第五种是AGP8X显卡,同上,它可以说是当今的主流显卡了,一般都是8X的。虽然号称是8X,但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它比4X快一倍。其实只快8%左右,3DMARK只差1千分左右。所以8X也不是太强。这也是推出PCIE的原因。
第六种是PCI-E显卡,它是今后的显卡,以6600GT PCI-E为中高端的代表。PCIE之所以不能普及就是因为要换PCIE显卡就要把主板一起换了,这样成本太高了,只能是有钱的DIYER或大款玩玩还行。当然也难说,这年头好象人人都有汽车了,PCIE显卡+主板算什么呀!
当然PCI-E还可以再分,鉴于PCI-E还远远不普及,所以也不再详述了。
无论是以上六种的那种,其PCB板的层数不同,用4层的,6层的,8层的,12层的等等。当然是层数越多越好了。
关于如果鉴别真假显卡和如何鉴别显卡是否被修过,类似这样的知识大家想了解吗?
想了解的回一下贴吧。
我今天暂时先谈到这里(此文在不断补充中,欢迎继看)。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问。当然,我的水平也是一般般,也可以通过这个贴子向大师位学习借鉴,这里的显卡大师当数专门研究显卡的A。。。。(我记不住了),我记得他把12层的5800给玩坏了,不知道是怎么坏的。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了。
以下引自非比寻常:显卡是由核心、PCB版、显存这三大部分组成的。上面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晶振、BIOS、各种电容、接口等。它的工作是负责把由CPU预处理的数据经过分析整理后,发到显示器显示出来。显卡的几个重要的参数是:核心/显存频率、显存带宽、渲染管线数量。特别是显存带宽,一般情况下,在CPU的性能一定,内存的容量和性能一定的情况下,频率对性能的影响只有10%,而带宽对性能的影响是30%。其它的参数还有纹理贴图单元数量、像素填充率,纹理填充率、顶点着色引擎数量、显存速度等。显卡的像素填充率的计算公式是:核心频率*像素渲染管线数量;纹理填充率=核心频率*像素渲染管线数量*纹理贴图单元数量。显存带宽=显存频率*显存位宽/8;当知道显存速度的时候,要计算显存频率的公式是:1000*1/显存速度(也就是显存速度的倒数*2。呵呵,说得比较多,希望给大家选个好显卡提供点帮助,当见到那些数据时不至于不知道怎么算的而苦恼。所以一个好显卡(在核心显存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应当是带宽尽可能高,渲染管线和顶点着色引擎尽可能的多,PCB层较多的、显存封装、电源用料讲究的,接口齐全的。这样大家可以在拿到一个显卡时,知道了他的核心、显存频率、渲染管线数量后,可以用上面的公式算算它的相关参数,预先知道一下它的性能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解析:
1、显卡
又被称为:视频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等。它是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作用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来的的影象数据处理成显示器认识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器形成图象。显卡主要由显示芯片(即图形处理芯片Graphic Processing Unit)、显存、数模转换器(RAMDAC)、VGA BIOS、各方面接口等几部分组成。下面会分别介绍到各部分。
2、显示芯片
图形处理芯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即图形处理单元)。它是显卡的“大脑”,负责了绝大部分的计算工作,在整个显卡中,GPU负责处理由电脑发来的数据,最终将产生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显卡所支持的各种3D特效由GPU的性能决定,GPU也就相当于CPU在电脑中的作用,一块显卡采用何种显示芯片便大致决定了该显卡的档次和基本性能,它同时也是2D显示卡和3D显示卡区分的依据。2D显示芯片在处理3D图像和特效时主要依赖CPU的处理能力,这称为“软加速”。而3D显示芯片是将三维图像和特效处理功能集中在显示芯片内,也即所谓的“硬件加速”功能。现在市场上的显卡大多采用nVIDIA和ATI两家公司的图形处理芯片,诸如:NVIDIA FX5200、FX5700、RADEON 9800等等就是显卡图形处理芯片的名称。不过,虽然显示芯片决定了显卡的档次和基本性能,但只有配备合适的显存才能使显卡性能完全发挥出来。
3、显存
全称显示内存,与主板上的内存功能基本一样,显存分为帧缓存和材质缓存,通常它是用来存储显示芯片(组)所处理的数据信息及材质信息。当显示芯片处理完数据后会将数据输送到显存中,然后RAMDAC从显存中读取数据,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最后输出到显示屏。所以显存的速度以及带宽直接影响着一块显卡的速度,即使你的显卡图形芯片很强劲,但是如果板载显存达不到要求,无法将处理过的数据即时传送,那么你就无法得到满意的显示效果。显存的容量跟速度直接关系到显卡性能的高低,高速的显卡芯片对显存的容量就相应的更高一些,所以显存的好坏也是衡量显卡的重要指标。要评估一块显存的性能,主要从显存类型、工作频率、封装和显存位宽等方面来分析:
(1)显存品牌
目前市场上,显卡上采用得最多的是SAMSUNG(三星)和Hynix(英力士)的显存,其他还有EtronTech(钰创),Infineon(英飞凌),Micron(美光)、EliteMT/ESMT(台湾晶豪)等品牌,这些都是比较有实力的厂商,品质方面有保证。
(2)显存类型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显存就只有SDRAM和DDR SDRAM。而且SDRAM基本被淘汰了,主流都是采用DDR SDRAM。
DDR SDRAM:DDR是Double Data Rate是缩写,它是现有的SDRAM的一种进化。DDR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而SDRAM则只可在上升沿传输数据,所以DDR的带宽是SDRAM的两倍,因此理论上DDR比SDRAM的数据传输率也快一倍。在显存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SDRAM的频率是166MHz,则DDR的频率是333MHz。现在DDR已经发展到DDRII甚至到DDRIII,也有部分高端显卡开始采用DDRII或者DDRIII显存。
(3)显存封装方式
显存封装形式主要有TSO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薄型小尺寸封装)、QFP(Quad Flat Package,小型方块平面封装)和MicroBGA(Micro Ball Grid Array,微型球闸阵列封装)三种。目前的主流显卡基本上是用TSOP和mBGA封装,其中又以TSOP封装居多.
TSOP封装方式:TSOP的全名为“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即“薄型小尺寸封装”,它在封装芯片的周围做出引脚,这种封装,寄生参数减小,适合高频应用,操作方便,可靠性较高,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封装技术,也是目前市面最常见的。
MicroBGA封装方式:又名为144Pin FBGA、144-BALL FBGA(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封装技术,与TSOP不同,它的引脚并非 *** 在外的,所以看不到这种显存都看不到引脚。这个封装的内存芯片颗粒的实际占用面积比较小。这种封装技术的优势在于:会带来更好的散热及超频性能。因此内行人一看到这种封装的显存就基本上可以估计到这款显卡有多大的超频潜力。这是因为采用这种封装方式显存的PIN脚都在芯片下部,电连接短,电气性能好,也不易受干扰。目前多数高速内存、显存颗粒都是使用这种封装方式!
4)显存容量
(5)显存速度
显存的速度以ns(纳秒)为计算单位,现在常见的显存多在6ns—2ns之间,数字越小说明显存的速度越快,其对应的理论工作频率可以通过公式: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如果是DDR显存,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X2)。例如5ns的显存,工作频率为1000/5=200MHz,如果DDR规格的话,那它的频率为200X2=400MHz。现在显卡主要都是使用DDR规格的显存了。
(6)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指的是一次可以读入的数据量,即表示显存与显示芯片之间交换数据的速度。带宽越大,显存与显示芯片之间的"通路"就越宽,数据"跑"得就更为顺畅,不会造成堵塞。显存带宽可以由下面这个公式计算:显存频率×显存位宽/8(除以8是因为每8个bit等于一个Byte)。这里说的显存位宽是指显存颗粒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位宽,指的是在一个时钟周期之内能传送的bit数,从上面的计算式可以知道,显存位宽是决定显存带宽的重要因素,与显卡性能息息相关。我们经常说的某个显卡是64MB128bit的规格,其中128bit就是说该显卡的显存位宽了。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显卡的显存位宽都是128bit(部分是64bit),有些高端卡甚至是256bit的。
4、RAMDAC
数模转换器.它的作用是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能够用于显示的模拟信号,RAMDAC的速度对在显示器上面看到的的图象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因为图象的刷新率依懒于显示器所接收到的模拟信息,而这些模拟信息正是由RAMDAC提供的。RAMDAC转换速率决定了刷新率的高低。不过现在大部分显卡的RAMDAC都集成在主芯片里面了,比较少看到独立的RAMDAC芯片。
5、显卡BIOS
也就是VGA BIOS了,跟主板BIOS差不多,每张显卡都会有一个BIOS。显卡上面通常有一块小的存储器芯片来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放有显卡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商、出厂是等信息。显卡的BIOS跟显卡超频有着直接的关系。
6、总线接口
显卡必须插在主板上面才能与主板交换数据,因而就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总线接口。现在最主流的总线接口是AGP接口。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rot)接口在PCI图形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专用的显示接口,具有独占总线的特点,只有图像数据才能通过AGP端口。AGP又分为AGP 8x、AGP 4x和AGP 2x等不同的标准。现在AGP 8X已经是主流,总线带宽达到2133MB/S,是AGP 4X的两倍。
现在的主板基本是AGP 8X的规格,而AGP 8X规格是兼容AGP 4X的,即AGP 8X插槽可以插AGP 4X的显卡,而AGP 8X规格的显卡也可以用在AGP 4X插槽的主板上。
最近,Intel推出了最新的PCI-E显卡接口,总线带宽高达4G/s,不过要普及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去DIY栏目察看有关文章:Computex显卡(PCI-E篇)总结,这里就不多说了。
7、输出接口
显卡处理好的图象要显示在显示设备上面,那就离不开显卡的输出接口,现在最常见的主要有:VGA接口、DVI接口、S端子这几种输出接口。
(1)VGA(Video Graphics Array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也就是D-Sub15接口,作用是将转换好的模拟信号输出到CRT或者LCD显示器中。现在几乎每款显卡都具备有标准的VGA接口,因为目前国内的显示器,包括LCD,大都采用VGA接口作为标准输入方式。标准的VGA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象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在输出到显示器成像。它的优点有无串扰、无电路合成分离损耗等。
(2)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接口,视频信号无需转换,信号无衰减或失真,显示效果提升显著,将时候VGA接口的替代者。VGA是基于模拟信号传输的工作方式,期间经历的数/模转换过程和模拟传输过程必将带来一定程度的信号损失,而DVI接口是一种完全的数字视频接口,它可以将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原封不动地传输给显示器,从而避免了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失。DVI接口可以分为两种:仅支持数字信号的DVI-D接口和同时支持数字与模拟信号的DVI-I接口。不过由于成本问题和VGA的普及程度,目前的DVI接口还不能全面取代VGA接口。
(3)S-Video(S端子,Separate Video),S端子也叫二分量视频接口,一般采用五线接头,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主要功能是为了克服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跟色度的互相干扰。S端子的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可以提高画面质量,可以将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非常清晰地输出到投影仪之类的显示设备上。
本网站包括全方面的主板维修、数据恢复、硬盘维修、打印机办公设备维修、维修基础知识等维修技术经验、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和故障诊断,休闲娱乐专区能让您轻松度过一天。社区论坛中有大量的各方面文章资料。软件下载区中提供了各种工具软件给大家下载,还另设电脑商城,里面有电脑行情和电脑维修工具专卖。最新加入了黑客论坛,里面有大量的黑客教程和网络安全的文章。